欢迎您访问赤峰中小企业网!
今天是2025年05月13日 星期二
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稳定和扩大重点群体就业若干措施的通知
来源: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作者:转载 编辑:付明泽 发表日期:2020-06-23 浏览次数:4845
赤政办发〔2020〕19号
各旗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委办局: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关于进一步稳定和扩大重点群体就业若干措施》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0年6月21日
关于进一步稳定和扩大重点群体就业若干措施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稳就业、保居民就业的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进一步稳定和扩大高校毕业生、农牧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20〕6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若干措施的通知》(内政办发〔2020〕10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措施。
一、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规模
大力发展新经济,鼓励新就业形态,释放零工经济活力。完善重大经济活动带动就业评估机制,优先引进带动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项目。完善重大项目就业对接机制,促进供需对接,落实就业岗位。
二、盘活就业存量,稳定就业岗位
通过“减、免、返、缓、补”方式,开展“稳就业政策落实年”活动,建立全过程、可核实、重督查的“政策找人”机制,主动服务、下沉落实,确保稳就业政策落实落细。加快推动重点行业和企业复工复产,推进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建设,加大要素保障力度,支持供应链核心企业带动上下游特别是配套中小企业复工复产,促进产业链协同复工。坚持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监控,确保企业用工。完善农牧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保障机制,加强输入输出地信息对接,支持跨区域有组织的劳务输出,促进安全有效返岗返工。鼓励企业吸纳用工,对吸纳农牧民工、高校毕业生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每人1000元。
三、支持创业创新,创业带动就业
充分发挥创新创业载体和飞地孵化模式作用,提供更多社会化服务,扶持初创企业发展。着力推动数创产业发展,加大数创产业投入力度和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在旗县区认定的农牧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创业基地中评选出市级示范性基地,分为带动就业50-100人和100人以上两个档次进行奖补。在旗县区认定的创业示范店中评选出20个市级创业示范店进行奖补。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将高校毕业生创业贷款额度由20万元提高到50万元,提高部分贴息由市、旗县区财政按贷款所在地分级承担。
四、强化服务保障,促进多渠道就业
实施高校毕业生稳就业8个一批工程。一是公务员、事业单位考录一批,二是服务基层项目“三支一扶”计划、社区民生志愿服务计划招募一批,三是企业见习、储备一批, 四是企业线上线下招聘一批,五是高校毕业生升学深造和应征入伍一批,六是扶持创业带动就业一批,七是创业和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一批,八是就业援助、公益岗兜底安置一批。鼓励高校毕业生返乡入乡就业,2020年选拔1000名应届和择业期内未就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返乡入乡到乡镇以下(不包括城关镇)的基层农牧业经济组织等各类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就业,对签订劳动合同满一年的给予每月800元生活补贴。实施农牧民工稳就业6个一批工程:一是市外返岗复工输出一批,二是投身农业就地就近安置一批,三是线上线下招聘录用一批,四是扶持创业带动就业一批,五是职业能力培训提升一批,六是开发公益岗解决一批。
五、强化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
大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以促进转岗就业、提升职业素养、服务产业发展、实现富民增收为导向,以企业职工、高校毕业生、贫困劳动力为重点,分类组织实施技能培训,充分利用线上培训资源丰富、方式灵活优势,做到就业岗位需求与培训精准对接,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完成全年培训3万人目标。
六、改变工作方式,优化就业创业服务
借助“互联网+就业”平台开展云服务,开通线上服务平台,通过“网上办、电话办、邮寄办、预约办”等方式办理各项就业创业服务业务。加快线上招聘平台建设,推行“视频双选会”“在线面试”等新型招聘形式,利用“猫头英”线上招聘系统,开展“百日服务攻坚、千万岗位推送”专项活动,持续开展线上招聘服务。
七、强化兜底保障,开展就业援助
精准做好贫困劳动力就业工作,确保735人工作目标落实到位。对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对从事公益性岗位期满后仍未实现稳定就业的,政策享受期可延长1年。提高我市灵活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和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标准,由每人每年5000元提高至5500元。
八、建立监测机制,防范化解失业风险
加强重点企业用工监控,防范大规模裁员和失业风险,建立就业风险防范应对机制,制定就业风险防范规模裁员应对预案、失业人员帮扶预案、重点地区援助预案、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加强就业形势研判和就业风险预测。
九、加强绩效考核,坚持属地管理
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强化一把手责任,将稳就业工作作为旗县区政府考核的重要指标,切实发挥目标考核激励导向作用。
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政策落实
充分发挥稳就业相关议事协调机构作用,定期研判稳就业工作,强化资金保障,完善激励机制,督促各部门加强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稳就业各项政策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