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赤峰中小企业网!
今天是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2016年专家“精准服务”活动——助力元宝山区木材产业转型升级
来源:赤峰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作者:崔乃文 编辑:付明泽 发表日期:2017-04-27 浏览次数:5554
元宝山区现有木材加工企业16家,木材刨皮户150家。2015年,木材加工企业共加工原木70万立方米,生产建筑模板140万张,产值7000万元,利税2500万元。木材加工行业作为元宝山区传统产业,在带动社会效益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解决就业达8000多人。以粘板为主生产建筑模板的木材加工企业解决就业1000多人,刨皮户及其它木材加工户解决就业3000多人。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国家环保、节能、消防、安全等等外部政策环境的制约,元宝山区木材产业遇到发展瓶颈,木材企业面临被关停的危险。为帮助元宝山区木材企业渡过难关,摆脱困境,规范木材企业发展。受元宝山区经济和信息化局的委托,赤峰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多次赴元宝山区就木材企业就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未来的发展方向等进行实地调研,“现场问诊”,就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向元宝山区多次进行反馈。8月15日至18日,赤峰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组织元宝山区8户木材加工企业负责人及相关专家赴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木材园区和费县探沂工业园,考察了山东福达集团、千岛舟集团等企业。
赤峰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通过组织专家实地考察,带领企业外出参观学习,召开专家反馈意见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的专家服务活动,指出元宝山区木材产业发展的差距及木材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与建议,并形成《关于临沂市木业产业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及元宝山区木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当前,元宝山区木材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产业规模小,布局分散。二是产业层次低,竞争乏力。三是生产环境差,隐患很大。四是政策不配套,亟待完善。
针对上述问题,赤峰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专家库专家就元宝山区木材产业转型升级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一、转型升级,观念先行。一是要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观念。从政府来看,作为市场经济的领航员要有所为,就是要有敏锐的市场视角,制定出既符合地方发展实际、又能够引领市场发展的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向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进军。木业产业是赤峰市的短板产业,元宝山区又走在全市的前列,把木业产业从元宝山区的潜导产业提升为主导产业乃至支柱产业恰逢其时,政府只要政策引导到位,木业产业几何裂变就会成为可能。从企业看,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要有所不为,元宝山区现有的木业企业几乎走到了政策封杀的边缘,再不转型升级,就将与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背道而驰,就将失去立足之地。只有有所不为后而有所为,找到差距后突破发展瓶颈创新发展,才能够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二是要有借力造势的观念。在突出供给侧改革、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化的大形势下,只有找到市场空白点去创新去突破,才能够独创一片天地。特别是互联网+私人订制刚刚兴起的时代,木业产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单凭元宝山区政府和现有木业企业,很难将木业产业做大做强。但现在更是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时代,我们通过外引内联,大可以借力造势,来发展壮大我们的木业产业,来引领我们的木业产业转型升级。
二、科学规划,准确定位。一是要目标定位清晰。经过五到十年的努力,要把元宝山区打造成为长城以北重要的木制品制造业基地和自治区最大的木制家具制造基地。二是要产业定位明确。就是要把木业产业从辅助的潜力产业,提升为全区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作为元宝山工业 园区新的亮点,对全区的产业贡献度达到一个新高度。三是要产业链定位科学。按照木业产业全产业链进行设计,采取“十字交叉”模式来规划主导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突出木材→旋皮→制板→木制品(木制家具、木制包装箱、木制玩具)→木业文化这一主导产业链,围绕产业配套规划相关产业链条,使得元宝山区的木业发展成龙配套,相互衔接。四是要产业升级路径定位精准。围绕企业集中→产业集聚→产业集群这条木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路径来定位各类企业所处的位置和升级路线,使得企业之间共生共赢,相得益彰。
三、企业入园,产业集群。一是要企业入园。企业入园既是木业加工企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又是元宝山区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木业产业园区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科学合理规划,按照集进出口木材采购、仓储物流、生产加工、质量监督、集散中心、贸易以及金融服务、商务为一体的现代木业产业集聚中心来打造,力争将木业产业园打造成为北方地区重要的木材贸易基地和加工基地。二是要产业集聚。从规划企业入园之初,就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谋划产业集聚的对策。要按照木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主导产业链以及相关产业链的链接需要,形成关联配套的产业发展关系。在园区内部把有交互关联的企业、材料供应商、生产厂商、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等,按照产业上下游关系,组成产业集群,形成多个产业相互连接,多种机构相互融合的共生体,从而产生内生动力。此类产业集群不仅有木业企业,还有木业机械企业,粘合剂等配套企业;不仅有加工企业,还应该有贸易仓储物流企业;不仅有工贸企业,还有金融类和服务类企业。既体现多产业、多领域的交叉融合,又体现工业现代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四、政府助推,政策给力。一是在思维方式上,可以通过招商引资来形成园区规模,也可以采取飞地经济模式来招商引资,还可以地企共建模式来建设木业产业园区,多种门路,多条路径,多种模式,只要有利于产业园区建设,有利于木业产业转型升级,就要大胆地想,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二是在土地利用上,可以研究“腾笼换鸟”的具体模式,将现有木业企业所使用的土地腾出,置换成为工业用地;或者将现有的待开发工业用地转化成木业产业园区用地;也可以将废弃的工矿企业用地重新规划利用。三是在财政扶持上,建立元宝山区木业发展专项基金,用于扶持那些按照要求进行转型升级的企业提升档次;要拿出全区工业技术改造资金的一部分用于木业产业提档升级;要按照地区特色产业的性质积极争取上级相关财政政策的支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升级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相关激励政策和税收优惠。四是在投融资上,借助国家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积极争取各金融机构贷款向木业加工企业倾斜,扩大木业产业贷款规模;建立与工业发展基金、助保贷、担保资金等项资金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融资机制,形成融资优势;积极探索通过众筹、互联网金融等创新型融资模式,筹措转型升级资金。五是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上,要按照打造生态产业园区的标准,充分考虑木业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做好“七通一平”。利用相对有限的财政资金,通过BOT、TOT、BT、PPP等模式,最大限度地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木业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六是在招商引资上,要秉持“筑巢引凤”的理念,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零距离对接;在引进项目的同时,要更加注意人才的引进,为引进的专业人才在住房、入户、交通、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最大便利。七是在领导力量上,要建立元宝山区木业产业转型升级领导机构,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联动,在全区上下形成合力,打一场木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战。
五、招商引资,培育龙头。一是要瞄准国内木业产业发达的山东、河北、江苏、浙江等地下大力气引进1-2家或3-5家行业龙头企业,加大政策支持,促进其加快发展,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为本地企业增强信心树立典范。二是对于本地企业要坚定信心,转变观念,推动企业退城入园,加快资产重组、股权重构,通过重组搬迁实现产品、技术升级,脱胎换骨,浴火重生。
六、搭建平台,优化服务。一是搭建木业产业公共服务中心,实现政策法规、商品信息、供求信息、公共服务等的信息对称。二是建立木业产品交易市场和区域性电子交易信息平台,联通国内外原辅材料主产区、木业制成品生产企业、电商企业以及国内外木业专业市场,形成塞外木业交易中心和集散中心和信息中心。三是与相关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联合,形成木业产业的专业物流集群。以良好的物流条件支撑木业产业发展。这也是临沂的成功经验。四是以木业企业为主体,在木业产业园成立赤峰市木业研发中心,进行木业技术、产品研究、开发和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五是完善木业行业协会,强化协会成员之间的咨询、培训、交流,强化行业自律,避免恶性竞争。六是建立健全质量服务体系、信用体系和环境体系等认证工作,根据发展情况,必要时建立产品检测中心,确保转型升级工作有序进行。
2016年,赤峰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创新专家服务方式方法,在有效开展专家“一对一”精准服务企业的基础上,拓展服务范围,以面带点,开拓性的开展了行业、产业专家精准服务。在专家服务行业、产业发展形式上不断下功夫,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智力服务与理念服务相结合等务实、高效的服务措施,切实促进了被服务行业、产业的健康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今后的专家服务工作过程中,赤峰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将继续、积极的开展行业、产业专家精准服务,争取让更多的行业、产业受益,为赤峰市产业、行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贴心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