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中小企业网

欢迎您访问赤峰中小企业网!

今天是2025年05月05日 星期一

本地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动态

巴林右旗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促进养老事业健康发展

来源:巴林右旗人民政府 作者:转载 编辑: 发表日期:2020-06-03 浏览次数:2386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巴林右旗以持续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以不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标,积极整合社会各方养老资源,多措并举,多方发力,全旗养老事业呈现出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全旗已有养老机构9家、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0处、农村牧区互助养老幸福院17处,用于养老事业场所总建筑面积约31723平方米,床位数1407张,入住总人数900余人,实现了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56张。

  一是以综合社会福利中心为引领,康养服务让老人真正感到家的感觉。巴林右旗综合社会福利中心、养老护理中心分别建于2010年、2013年,是集医疗、养老、护理、心理调养为一体的医养型养老服务机构。主要以为老年人、孤残儿童、特困人员、优抚对象等特殊群体提供养护和托管服务,充分发挥了社会福利服务功能。2019年为了满足现状老年人需求,积极争取资金520万元,新建一处2217.61平方米新建一处集餐厅、活动室、康复室、按摩室等为一体多功能的养老护理中心附属设施,项目的建成在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也满足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和精神层面的特殊需要。

  二是补齐农村牧区养老机构短板,提高敬老院、互助幸福院兜底保障能力。从2016年起,在全旗推进小、散、远的农村牧区敬老院整合改造升级工作,2019年全面推行火炉和旱厕“清零”行动,全旗敬老院由8所撤并整合为4所,维修改造火炉旱厕4处,整合后的敬老院满足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提高农村牧区敬老院兜底保障能力。充分利用嘎查村废弃教学点等闲置资源,整合民政福利资金、农村牧区危房改造资金、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资金,在统筹规划,统一实施的前提下,创建了以“集体建院、抱团养老、分户生活、自我保障、互助服务”为特色的养老互助幸福院模式,提高了农村牧区养老互助幸福院兜底保障能力。

  三是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养老服务社会化运营见成效。旗民政部门严格落实建设补贴、床位补贴、机构责任险补贴等各项政策,多方面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积极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运营。目前,全旗已有民办养老机构4家,社会力量已逐步成为全旗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力量。

  四是加快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势头强劲。按照“政策扶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总思路,以“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生活照料、短期托养、膳食供应、健身娱乐等服务”为服务内容,加强居家养老社会组织培育,加快推进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项目建设,目前已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6家,其中4家发挥作用明显,已经为2000余户老年人提供居家服务。

  五是“医养结合”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全方位养老服务体系初显成效。从2016年开始,巴林右旗积极探索养老服务与医疗卫生融合发展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努力提升养老院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水平,让老年人在享受养老院的服务的同时又能享受基本医疗保障。2019年巴林右旗敬老院管理服务中心与巴林右旗康平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医院为全旗养老机构开通就诊绿色通道,免费为因病住院的特困人员提供护理和餐饮,养老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了100%,“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变成现实。

  六是商业保险解决后顾之忧,防风险机制构建养老保障“安全网”。2018年以来,巴林右旗以政府采购的形式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按每人每年15元标准购买意外伤害险,对被保险人因意外身故、意外伤害致残、意外伤害医疗费用补助、意外伤害住院(照护)补贴等方面提供了保险保障,在有效提高老年人抵御意外风险能力的同时也减轻社会和家庭经济负担。继续为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建立了全旗空巢、留守老人信息管理档案。动员社会力量开展老年人关爱服务,充分发挥老年人协会、老年人理事会等社会组织作用,定期开展老年人探访工作,确保老年人心理健康,形成养老保障“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