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赤峰中小企业网!
今天是2025年05月05日 星期一
克旗:打好脱贫攻坚战 共同致富奔小康
来源:赤峰日报社 作者:转载 编辑: 发表日期:2020-05-27 浏览次数:2185
脱贫攻坚收官在即,克旗从退出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旗出发,立足地方特点,用活用好扶贫政策,着力构建长效增收机制,持续巩固提高脱贫成效,使草原民族特色、奇绝自然风光、优势特色产业等成为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助推器。
强动力聚合力 攻坚深度贫困
山峦环绕间夏风徐徐,水流潺潺。在克旗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经棚镇光明直属社区,贫困户陆文龙已经早早起来,准备和家人开车去食用菌扶贫产业园区查看菌棚香菇的生长情况。“去年包了六个棚收入不错,今年我又多包了两个棚,还有3个人在我这务工,只要人勤地就不懒。”对于扶贫产业给家庭带来的稳定收入,陆文龙十分满意,干事劲头更足了。“产业兴盛起来了,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少,大家守着家门口务工的积极性特别高。”路途中,陆文龙对记者说。
为确保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食用菌扶贫产业园区由企业统一管理运营,通过菌棚托管、企业服务、转移就业、科技培训、土地流转等多种扶贫模式的综合运用,带动搬迁贫困户及周边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减贫带贫效果明显。企业优先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园区常年或季节性务工,通过剪菇腿、拣香菇、参与菌棒生产等方式带动贫困人口约200人,人均日增收100元以上。
克旗扶贫办副主任王长发介绍,为精准施策、到户到人落实产业扶贫措施,规划了“13511”产业扶贫工程。注重主导产业培育,依托一个项目或企业,增加贫困人口经营性、财产性、工资性三方面收入,推进五种成熟的产业模式,实施一项产业脱贫奖励,落实一系列菜单式产业补贴政策,夯实了扶贫产业基础,实现了贫困户产业扶持全覆盖,人均扶持强度7000元以上。
找痛点破难点 提高脱贫质量
冒着小雨,种植大户孙玉广在宇宙地镇刘营子冷棚产业扶贫项目区查看胡萝卜的出苗情况。该镇副镇长付宏峰告诉记者,园区里孙玉广承包的84个棚共计15万元租金壮大了集体经济,不仅为扶持镇内监测户30户57人、边缘户20户38人、未脱贫户11户26人的产业发展和生活救助提供了资金支持,也带动了贫困户的参与,增加了就业岗位和务工收入。同时,今年该镇还将依托蔬菜基地,筹建脱水蔬菜加工厂,延长并稳定产业链,就地加工消化地产蔬菜,解决因蔬菜滞销带来的价低伤农问题。
产业发展的根基在于资金,克旗积极发挥扶贫资金集中、集约作用,加大园区建设力度,不断壮大食用菌主导产业,补齐蔬菜深加工基地和肉牛肉羊养殖基地发展短板。目前,已建成园区12个,实现67个嘎查村集体经济递增,鼓励贫困户自主经营或到园区打工增加收入,覆盖带动贫困户1901户。
此外,积极发挥金融扶贫资金杠杆作用,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3038.2万元,覆盖贫困户811户1830人,为产业发展和群众脱贫送去及时雨。
真脱贫脱真贫 筑基乡村振兴
连日来,红山子乡福盛号村六棵树组贫困户陈树军忙得不可开交。他的忙,不是为了自家满圈的肉牛养殖,而是抢抓农时忙着在地里为村民覆膜。“覆膜一亩地30元,一天15亩就有450元的收入,去年光覆膜就收入了近万元”。
从最初用“三到村三到户”扶贫资金购置6头基础母牛,到如今存栏的24头育肥牛,老两口把扶贫资金在产业发展中用到了极致,家庭收入也从贫困线下猛增到年纯收入10多万元,真正成为了令人羡慕的富裕户。“等靠要得不来好生活,还是要靠勤劳来创造”,驾驶着覆膜机的陈树军边操作边说。
如今,在全旗脱贫力量合力攻坚下,克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477户27224人,已脱贫12333户26925人,贫困发生率为0.15%,全旗67个贫困嘎查村全部销号退出,未脱贫的144户299人将于年底依托扶贫政策全部脱贫。今年,克旗还将在现有战果基础上,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构建多层次返贫保障体系,切实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救助、事后保障,并建立返贫预警机制,加大返贫监测力度,特别是加大对贫困发生率较高的嘎查村以及边缘户的监测力度,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补齐短板,防止贫困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