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赤峰中小企业网!
今天是2025年05月05日 星期一
力借东风劲扬帆 强势崛起正当时——克什克腾旗重大项目建设综述
来源:赤峰日报社 作者:转载 编辑: 发表日期:2020-05-07 浏览次数:2283
一年春作首,万事贵争先。4月16日,伴随着绵绵春雨和机器轰鸣声,克旗按下了2020年重大项目开复工的加速键,点燃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动能。
记者走进克旗各大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令人振奋,工人们干劲十足、挖掘机、推土机列阵待发,重型卡车来回穿梭。风生水起的项目建设现场,彰显了克旗拓路竞进的决心与信心,见证了克旗面对疫情大考寻机的智慧与成长。
在本次集中开复工的重点项目中,生态类项目投资占比高达54.8%。目前,克旗53.55%的国土面积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36.02%和50.42%,已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今年,克旗继续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打造“内蒙古旅游第一旗”,强力推进中国北疆风景大道建设。
根据生态实际,克旗本着与浑善达克沙地治理、西拉沐伦河流域治理、达里诺尔流域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贴近自然的建设理念,采取封育、造林、工程固沙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突出重点、综合防治。2020年计划投资6560万元,在乌兰布统苏木、红山子乡、芝瑞镇、浩来呼热苏木、桦木沟林场等4个苏木乡镇和1个国有林场完成规模化林场扩建13.5万亩,建设完成后将形成立地条件和主体防护效能有所不同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
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项目,总投资8047.33万元,计划实施盐碱地恢复1538公顷、河道两侧植被恢复 100公顷、鱼类产卵场10公顷。目前,该项目已获得自治区发改委批复,初步设计已上报自治区林草局,待资金到位后开工建设。项目完成后,将有效保护动植物等各类资源,为珍稀鸟类的栖息繁衍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促进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的系统性保护。
承接河北国家1号风景大道,规划以乌兰布统为起点、石阵为落点,串并联全境所有景区景点的“北疆风景大道”项目,将与全市首家5A级景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国字号品牌一道,成为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旅游IP。
海拔2067米的大光顶子山接天连地,当这里的风能变成了电能,旋转的风车勾画出了生态旅游的“钱景”。契玄王宫、风神滑雪场作为今年项目建设的重点,高原季风吹来的不仅仅是钱,还有当地群众共享的累累硕果。
公路、铁路、通用机场建设齐头并进,克旗立体化的大交通格局渐成雏形。省道220线罕达罕至乌兰布统段、经棚至公主埂段高速公路、三个通用机场、集通电气化铁路改造等项目点上开花、面上结果。400公里直连北京的经乌高速已累计完成投资25个亿,预计在2023年10月通车。它的建成缩短的不仅是与环渤海经济圈的距离,更凸显了区位优势,加快了产业转移进程。
克旗坚持把生态技术应用于产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升级传统主导产业,延伸特色产业链条,培育优质产业集群,着力推动矿产资源优化整合、清洁能源互补并举、煤基化工规模效益双赢,建成了全市最大的风水光电互补基地,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成为全区“双百亿工程”重点园区。
“发展生态矿山、建设绿色矿山”是口号也是目标,克旗拥有全自治区最多的国家级绿色矿山。今后将继续坚持整合、整顿、整治的方针,着力于技改、扩能、增效,力争用3—5年,实现全旗有色金属矿山日实际处理能力增至3万吨,打造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和矿产冶金业双百亿。
“三农三牧”是经济社会的基本盘、压舱石。克旗坚持“接二连三”全产业链发展,推动优势主导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延伸农畜产品加工链条,增加优质绿色农畜产品供给。年内计划新增设施农业1万亩,食用菌、中草药种植规模分别达到2000万棒和8万亩,粮经饲比例调整到61∶21∶18。
目前,克旗已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种羊生产基地,育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个草原型昭乌达肉羊和戈壁短尾羊新品种。除“达里湖华子鱼”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外,50种农畜水产品也先后获得国家、自治区无公害产品或绿色有机产品认证。雪川马铃薯年产20万吨薯条加工项目投产后将实现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肉羊屠宰加工项目落地后将达到年加工100万只肉羊规模。
以民生福祉为根本,加快补齐民生和事业领域短板。重大项目既是带动投资增长、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旗县形象、改善民生的切入点。年内,克旗将确保完成经棚民族实验小学、经棚三小和2所幼儿园等项目建设,启动实施5所农村牧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力争解决群众关心的“入学难”问题。同时,为破解经棚镇区“城市蜘蛛网、城市拉链路”和交通拥堵等难题,今年投资1.76亿元对经棚镇市政基础设施进行改造。计划对经棚镇中心区13条道路路面进行重新罩面,翻建人行道和新建绿化带景观绿化,完成解放路及十一条横街车行路、地税局前停车场建设。预计今年7月完成全部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经棚镇综合管网信息化和地下管线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中心城镇整体形象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希望在前,重任在肩。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推动产业集中发展。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克旗将牢牢把握高质量投资和项目建设这一重要支撑,在专而精、特而强上下功夫,注重从“重视数量”转向“提升质量”、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用项目建设打造新的高度,也必将迎来经济高质量发展花团锦簇的春天。
在内蒙古大唐国际克旗煤制天然气二系列完善项目及污水处理项目开工现场,克什克腾旗委常委、旗人民政府常务副旗长黄河向记者介绍:“克旗委、政府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不动摇,扎实做好复工复产的总体要求,从做好‘六稳’工作入手,牵住项目建设、投资第一的‘牛鼻子’,发挥重点项目建设加油站、火车头的推拉作用,在全市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展现出克旗的担当和作为。” 项目建设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改善民生的支撑点、优化发展环境的主推手。今年,克旗谋划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64项,总投资243.4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6.8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2项,总投资213.4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5亿元,同比增长13.3%。此次集中开复工的重大项目聚焦清洁能源、煤基化工、矿产冶金、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旅游五大主导产业,突出了延链补链强链,突出了资源优化整合,突出了生态环保要求,进一步明晰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目标导向,优化了多极支撑、多元发展的产业布局,夯实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为克旗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为确保年内36.8亿元投资目标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克旗全力对冲疫情影响,一切围绕项目干。按照“标准不降、工期不延”要求,采取处级领导包联,专人专班推动,效能监察跟进,推动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千方百计抓招商,克旗紧盯国家、自治区重点支持领域和我市产业规划布局,落实好我市一揽子优惠政策,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推动有意向的项目快签约、签约的项目快落地,以“稳投资”支撑“稳企业”,保稳、保运行。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如果说项目建设是常规发展的重要载体,那么招商引资则是项目建设的“源头活水”。克旗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实行重点项目优先审批、资金优先统筹、问题优先解决,全要素全周期强化重点项目服务保障,当好“店小二”,做好“服务员”,为项目落地生根打造良好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