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赤峰中小企业网!
今天是2025年05月06日 星期二
履好职、尽好责,应该从加强学习、深入思考做起 ——与全市工信干部共勉
来源:市工信局 作者:转载 编辑:付明泽 发表日期:2020-02-04 浏览次数:836
2020年的春节非比寻常,刻骨铭心。未能休息、亲人未能团聚是小事,最主要的是,在承担防控“新型肺炎”工作任务中的无助、“急来抱佛脚”时无“脚”可报的尴尬……这就是我们赤峰产业的现状、赤峰发展的现实,想必许多人与我有同感。
自1月22日(腊月二十八)开始,全市工信系统特别是市工信局就按工信部、自治区工信厅及市委政府要求,积极承担防控疫情各项工作任务。在协调各通信企业确保通信畅通的基础上,详细调度市域内制药企业抗病毒药品、预防疫情中药、杀消用品等生产情况,并及时上报。同时,与市物资保障组组长单位——市发改委共享信息。在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2月1日,内蒙古华天制药消毒液生产线、格林特制药公司消杀用酒精生产线恢复生产,大大缓解了全市消杀用品紧缺的局面,还为市外供应提供了可能。市工信局还积极主动协调以上两家企业恢复生产所需资金问题。农行2000万元贷款(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下浮5%)已到华天制药账户,格林特5000万贷款正在办理中。在这个特殊时期,工信干部展现出来的“埋头苦干、主动作为、勇于担当、敢于胜利”的精神,使我十分欣慰和感动。 我向同志们致敬!
明天,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就正式结束假期上班工作了。当前最主要的工作就是防控疫情。“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们要进一步积极作为,主动担当,继续尽全力做好市、旗县区防控指挥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根据自治区政府关于2月9日前实行弹性工作的要求,除承担防控疫情任务的人员外,市、旗县区多数人员将主要以居家办公、网上办公、电话办公、视频办公等形式保证工作正常开展,这样,就有一些同志不需要到单位上班。对这部分同志来讲,防护好自己,也是为了大家;每天不出门,也是在为防控疫情做贡献。
人虽然不在单位,但心要在岗、心思更要在工作。工信部门作为政府抓工业和信息化的参谋部、工业经济运行调度部、工业项目建设协调部、工业招商引资推进部,如何履好职尽好责,需要全市全体工信干部的智慧和力量。防疫情和抓发展必须统筹兼顾,防疫情的要在岗出力,抓发展的要居家思考。“弹性工作”这段时间,我们怎样过的有质量有意义?我认为,应当深度学习、深入思考,在以下几方面下真功、用真劲。
一、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的路子怎么走?
在1月19日市委七届十次全委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孟宪东书记的讲话,站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高度,结合赤峰市实际,提出了切实回答和解决十个方面的问题,在十个方面用力突破的要求,为我们走好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路子指明了方向。我们具体怎么才能走实走深走好,必须深入思考。
二、赤峰工业和信息化产业结构到底怎么调?
这次“新型肺炎”的突发,需要全社会力量,群防群治、联防联控。但从产业发展角度讲,我们不得不深思:发展产业到底为了什么?尽管我们不能“包揽天下”,但产业发展和基本民生保障如何较好的衔接,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另外,大项目如何引?传统产业如何升级?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怎么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怎么深度融合?“万企登云”如何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怎么培育?新材料、节能环保、蒙中药等产业如何向规模化、高端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等等。这些,不深入研究不行,不用力突破更不行。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及产业发展如何提速?
作为政府主抓工业和信息化的部门,我们敢不敢大胆地说并切实做到:无论“弹性工作”还是“居家办公”,对我们工作都没有影响?监督检查工作无需都要到实地?同时,对全市信息技术广泛而深入的应用有什么好的建议?更为重要的是,赤峰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怎样实现突破?数字经济产业在赤峰究竟能不能发展、怎样发展?
四、工业园区的平台和载体作用如何发挥?
集中集约集聚是赤峰产业发展的方向,园区起着平台和载体的“扛大梁”作用。如何完善园区产业规划、避免同质化竞争?如何搞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承载能力?如何将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按时督导整改到位?在发挥“飞地经济”政策引导作用上还有没有新办法、新招数?最最重要的是,对全市工业园区体制机制及用人等方面能否提出全新、大胆的建议,让园区实现公司化操作、市场化运营?
五、为企业的服务如何搞好?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不积极主动促升级、谋发展,我们的作用是有限的,这一点必须有清醒的认识。鼓励企业家投资创业的氛围如何营造?“首席服务官”制度如何更接地气?企业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如何主动而有效地帮助解决?如何让企业家感到倍受重视?如何帮助企业家提升能力水平?等等,在这些方面,能否提出几条务实管用的建议?
六、有无必要再出台或完善产业引导政策?
市政府鼓励医药企业做大做强的政策已初见成效,“飞地经济”政策、矿山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正在实践中。是否还有必要再出台或完善更多的产业引导政策?我个人认为,扶持和鼓励产业发展就是“饲养下蛋的母鸡”,在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下,不喂食,母鸡是下不了蛋的,不知同仁们有何感想?
请全市工信同仁就以上几方面但不局限于这些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大胆提出意见建议。为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献计出力,为赤峰跨越崛起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刘 翔
2月2日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