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赤峰中小企业网!
今天是2025年05月06日 星期二
红山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天地宽
来源:赤峰日报社 作者:转载 编辑: 发表日期:2019-07-24 浏览次数:2821
近年来,红山区围绕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谋划产业升级,打破重工业占主体的产业结构,推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综合集成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工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7月18日,记者来到中色锌业锌粉制造车间。在水雾化锌粉缓冲槽的大罐下,车间主任赵清玉介绍了生产流程。他告诉记者:“新的年产1万吨水雾化锌粉项目正在建设中,年底前竣工投产。”记者还看到,该公司中水回用项目已围挡施工。
“传统产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而且是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基础。传统产业并非落后产业,通过引入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对技术流程、品牌形象和商业模式进行优化再造,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在红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刘建华如是说。
红山区立足现有产业基础,以做大做强做优医药、冶金、纺织、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为核心,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不断增强产业优势和发展后劲。现在,远联钢铁正在加快推进高炉、转炉转型升级技术改造。该项目预计总投资11.98亿元,主要建设1200立方米高炉一座、110t转炉2台,配套建设特种钢LF精炼、VD真空钢包炉各一座,并对原有烧结系统、炼铁高炉系统、炼钢转炉系统、煤气回收净化系统、公辅设施系统等进行升级改造。项目投产后,铁产能由每年232万吨减量置换为231万吨,钢产能由每年255万吨减量置换为245万吨。现已完成高炉工段改造,正在进行转炉工段改造施工,全部工程预计2019年底前完成,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58.6亿元、利税4亿元。
2018年4月18日,赤峰金剑铜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40万吨阴极铜搬迁扩建项目破土动工。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7.5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年产阳极铜20万吨、阴极铜20万吨。目前,土建工程进入收尾阶段,预计8月进入设备安装阶段,2020年5月开始单体试车。
赤峰制药退城入园项目实施后,新生产线年产1500吨苯磷硫胺(含中间体维生素)项目2017年5月开工建设,2018年11月建设完成,12月开始设备调试,2019年2月试生产,全部达产后,年产值3亿元。
海南天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注射用头孢系列产品、碳青霉稀及抗癌药产品项目现已完成4个生产车间和一个动力车间建设,目前正在进行设备调试,预计10月份开始生产。
2019年2月,天奇蒙药集团与内蒙古蒙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性投资重组协议,斥资2亿元成为蒙药股份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两大蒙药企业重组后,可生产蒙药品种90种,2019年将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预计到2025年,再收购2-3家蒙中药企业,组建成中国蒙药集团,年销售收入将突破200亿元,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蒙药企业,深化与蒙古国及毗邻国家交流与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引领蒙药品牌走向世界。
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成立于2019年3月的内蒙古仁立雪莲羊绒有限公司,是北京雪莲集团有限公司联合赤峰维信羊剪绒制品有限公司打造的现代皮毛、羊绒制品生产企业。为进一步扩大企业经营范围,该公司拟建设羊绒及皮毛制品生产加工项目,计划投资4.67亿元,总用地面积126亩(赤峰维信羊剪绒制品有限公司现址),规划建筑面积51455.98平方米,其中生产厂房面积48523.22平方米,包括仓库、展示中心、消防泵房、水池以及其他公共配套用房。
东黎羊绒正在紧锣密鼓地扩建年产200吨有机无毛绒分梳车间。该项目总投资1511.77万元,车间面积10867.78平方米,职工倒班宿舍3275.94平方米,现正在进行土建基础施工,预计2020年二季度投产。东黎羊绒纺织品绿色供应链系统构建项目总投资1.07亿元,以建设羊绒绿色供应链为核心,通过对原生产车间进行设备升级改造,打造全产业链绿色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原绒采购、生产制造、物流、销售、回收处理全过程可核查、可溯源的绿色系统集成,实现全产业链绿色制造信息平台上下游企业共建共享。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可实现产值1.5亿元,税收600万元,安置就业120人。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硬件设备更新以及软件平台设计。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一项系统工程,红山区坚持市场主导、政府规范的原则,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辅以产业政策保障体系,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拓展了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