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中小企业网

欢迎您访问赤峰中小企业网!

今天是2025年05月06日 星期二

本地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动态

松山区:促进创业就业 着力改善民生

来源:赤峰日报社 作者:转载 编辑: 发表日期:2019-01-16 浏览次数:3551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多年来,松山区积极落实各级各项创业就业政策,通过打造创业园区、搭建招聘平台、落实扶持政策等方式,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截至目前,城镇新增就业4297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658人,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1093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就业技能培训1886人,创业培训261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50万元,农民转移就业108400人,其中转移6个月以上89498人,失业保险累计参保25481人,征缴失业保险金1201万元。

  打造创业园区 促进转移就业

  在赤峰蔬果汇生鲜有限公司800平方米的包装车间里,工人们正分拣包装着通过互联网下单的优质蔬果、米面粮油和调料,为送货上门做着最后的准备……一位手上忙个不停的配送员告诉记者,她很满意这份日工时6小时、月薪2000元的工作,这份工作门槛不高,还能为自己提供一份稳定的收入。

  园区兴,则产业聚。产业聚,则促就业。创建和发展园区,带动产业集聚、形成规模效应,有效促进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是松山区促进就业的有益尝试。据该公司负责人刘永军介绍,赤峰蔬果汇生鲜有限公司充分利用赤峰松山信息产业园发展的东风,依托雨润市场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网络销售、2小时内送货上门的方式基本实现了市区蔬果配送的全覆盖,自2017年运营至今,平台用户近10万人,累计实现营业额700多万元,公司发展势头强劲,解决了近百人的就业问题。眼下,近2000平方米的新车间即将投入使用,将带动更多人就业。

  松山区还积极打造松山商贸物流创业园、赤峰安快创业谷、松山区工业园区创业园、夏家店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小庙子返乡农民工创业园等园区。目前,松山区建成市级标准化创业园区1个,建设市级示范创业孵化基地1个,有效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

  落实扶持政策 促进灵活就业

  2016年,退伍军人刘占坤通过市场调研,开起了一家名为学生智能降度镜的小店,但由于地理位置不佳、店面小等原因,生意不见起色。刘占坤想租一个地理位置好的大门店,却苦于没有资金。2017年,了解到松山区扶持创业政策后,刘占坤参加了就业培训班,并申请就业贷款10万元。仅一年时间,他的眼镜店得到市场认可,收入10万元左右,并在新区开了分店。

  从退伍军人蜕变成眼镜店老板,除了依靠自身的努力,刘占坤的创业成功也离不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针对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等群体,松山区积极开展城镇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创业担保贷款工作,鼓励和扶持他们参加培训,提高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通过自主创业带动其他人员就业。截至2018年10月25日,创业贷款扶持创业项目21个,实现创业带动就业67人。

  搭建招聘平台 促进择业就业

  一份份求职简历传递着热切期盼,一项项优厚待遇饱含着满满诚意。松山区充分把握春节后返程务工高峰期、大中专院校毕业季和秋收后务工高峰期的黄金时节,分别于2月24日至25日、6月2日至3日、10月13日至14日举办3次大型人才招聘会,现场招聘企业540余家,招聘岗位约22000个,求职者约11万人次,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5700余人。目前,已在赤峰主城区形成较有影响力的松山招聘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