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赤峰中小企业网!
今天是2025年05月07日 星期三
要脱贫 “药”脱贫 ——内蒙古恒光大公司发展中药产业助农增收脱贫
来源:活力林西县 作者:转载 编辑: 发表日期:2018-07-04 浏览次数:2604
内蒙古恒光药业有限大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投身和参与到林西县的产业扶贫当中,建立起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帮助农户获得生产收益、财产收益、劳务收益。
流转农户土地 帮助农户获得财产收益
实现脱贫,最主要的是实现农村人口脱贫,没有致富门路、没有劳动能力,是很多农户面临的较为突出的问题。而且,林西地区干旱少雨,按照传统的农作物种植,一亩地秋收产出经济效益不过200元,遇到干旱年份就会发生减产甚至绝收的情况。2015年,恒光大公司旱田仿野生黄芪秋播技术的试验成功,为当地旱作农业发展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出路。于是公司将农户手中大量的旱坡地集中流转,将农村劳动力从贫瘠的土地中解放出来,去从事收益更高的生产活动,同时还使农户获取了土地流转的财产收益。
以林西县新林镇五星村为例,该村常年干旱少雨、风沙大,村里土地多以旱坡地为主,农民种植的玉米、荞麦等农作物常常颗粒无收,人均年纯收入不足2000元,“穷”成了这里的代名词。2015年,该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恒光大公司,公司以每亩200元至300元不等的价格流转了村里7000亩旱坡地,发展黄芪、板蓝根等中草药种植,帮助当地农户每年实现2500元不等的财产性收益。
提供务工机会 帮助农户获得劳务收益
“大半辈子就跟这土坷垃较劲了,一直过穷日子,没成想这老了还能变身成为工人,”心存感激的李春林述说着自己这几年的变化,他说:“过去这些年一直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一年下来挣不了几个钱,如今把18亩旱坡地全部流转给了恒光大,我和老伴儿又在药材基地打工,每年的工资就是2万多元”。李春林是林西县新城子镇双井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是恒光大公司企业助力产业扶贫的第一批受益者。
在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过程中,恒光大每年都会雇佣8000至10000人次的农民工从事中药材的种植、中耕、采收、初加工等工作,部分农户变身成为公司的产业工人。同时,为了确保农户失地不失业,公司会优先聘用出租土地的农户,进基地务工,农户每月工资2500至5000元不等。随着药材基地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基地还聘用拥有农机具的农户进基地务工,这样的农户每年都会获得数万元的劳务收入,因此工资性收入成为一部分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让农户不必背景离乡便可获得经济收入,摆脱了自己经营不善、自身能力不足,发展能力不强的困境。
签订收购订单 帮助农户获得生产收益
内蒙古恒光大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中药材基地深加工项目于2018年正式投产经营,每年中药材需求量在6000吨以上,公司通过采取免费向农户提供技术培训指导、提供中药材种子种苗及专业设备等方式鼓励农户开展中药材种植,与农户签订中药材种植收购订单,保障农户利益,促进农户增收。同时,更多的农户在务工过程中也掌握了中药材的种植技术,也纷纷开始从事中药材种植,为自身带来更多生产性收益。
“一亩地产1500多斤,恒光大公司回收的价格是3块钱一斤,我这20多亩地能卖9万多块钱呢,”付鹏兴奋地说。付鹏是新林镇五星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自从恒光大公司落户五星村,付鹏就开始种药材,每年除了把自家的10亩地种完,还要再承包一些土地来耕种,他尝到了种药材的甜头,打算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像我们这样的地,如果不种药材,一亩地也就收入个百头八十的,自从种了药材,我们才知道啥叫收成,得感谢恒光大给我们提供的一条龙服务,”五星村支部书记刘明如是说。
至2018年5月,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恒光大公司已建设药材种植示范基地1.3万亩,带动农户种植1万亩,种植区域已覆盖林西县各乡镇及周边旗县。并且以林西县的新林镇、林西镇、新城子镇为中心,成功打造了林西县中药材种植北中南三块示范片区。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的建设让林西的农民看到了美好的前景,并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