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赤峰中小企业网!
今天是2025年05月09日 星期五
调结构促转型 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三论贯彻落实市委七届二次全会精神
来源:赤峰政府网 作者:11 编辑: 发表日期:2017-01-13 浏览次数:3333
新常态下,推进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是解决经济长远发展问题的根本所在。当前,我市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只有大力调整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才能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决定着经济能走多远,决定着经济发展能否成功迈向中高端水平。近年来,全市经济运行总体上处于合理区间,但结构不优、发展粗放仍是我市经济的软肋。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和耐力,持之以恒地调结构、促转型,推动产业发展向更高质量、更大效益、更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调结构促转型,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首当其冲。我市经济的短板在工业,出路也在工业,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动赤峰工业挺起脊梁、重振雄风。要注重运用新技术新业态全面改造提升有色冶金、能源、农畜产品加工、纺织、医药、建材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生物化工、航空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抓好赤峰东部工业走廊建设,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扶持力度,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增强品牌影响力和产品竞争力。
调结构促转型,坚定不移推进农牧业“3661”工程是关键所在。我市力推的“3661”工程是对中央和自治区“深入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落实,今年仍然要把此项工程抓紧抓实,抓出成效。要在稳定粮食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粮经饲比例,推动养殖业实现“小转大、散转舍、劣转优”三个转变,狠抓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创建,深化农村牧区综合改革,推进农村牧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农牧业增产增效、农牧民稳定增收。
调结构促转型,坚定不移发展现代服务业是重要任务。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对于发展实体经济、支撑产业升级、有效扩大就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此,要从做强做优我市现代物流产业入手,积极推进新型金融业发展,着力构建全域全季全业旅游发展新格局,深度挖掘境内丰富的契丹辽文化资源,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力争建成区域性大数据服务中心。
惟其艰难,更显勇毅。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是一场“持久战”,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要不断深化,积小胜为大胜。只要我们遵循经济规律,勇于创新,敢闯敢干,就一定可以在新一轮竞相发展中抢得先机、赢得优势、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