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赤峰中小企业网!
今天是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
来源: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 作者:11 编辑: 发表日期:2017-02-08 浏览次数:2411
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讯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十三五”时期全国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规划》提出,到2020年,安全生产理论体系更加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更加严密,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基本成熟,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体系更加健全,全社会安全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事故总量显著减少,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职业病危害防治取得积极进展,安全生产总体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安全生产的七大主要任务:(一)构建更加严密的责任体系;(二)强化安全生产依法治理;(三)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四)推进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五)强化安全科技引领保障;(六)提高应急救援处置效能;(七)提高全社会安全文明程度。
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
重特大事故频发,是当前安全生产领域最明显的短板,是冲击群众安全感最突出的问题。
因此,《规划》把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作为“十三五”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加快构建风险等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两条防线,采取有效的技术、工程和管理控制措施,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系统建设、依法治理,切实降低重特大事故发生频次和危害后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规划》明确了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贸行业、道路交通、城市运行安全、消防、建筑施工、水上交通、渔业船舶、特种设备、民用爆炸物品、电力、铁路交通、民航运输、农业机械等17个行业领域重特大事故防范的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部位、重大危险源和重点措施。
其中,关于危险化学品,《规划》明确,防范的重点部位包括化学品仓储区、城区内化学品输送管线、油气站等易燃易爆剧毒设施;大型石化、煤化等生产装置;国家重要油气储运设施等重大危险源;重点环节包括动火、受限空间作业、检维修、设备置换、开停车、试生产、变更管理。
职业病危害治理
随着伤亡事故的逐步下降以及人民群众职业健康意识的觉醒,从业人员对职业病危害的关注度明显提升。
因此,《规划》更加注重职业病危害防治,首次将职业危害治理单独作为主要任务之一。
《规划》围绕夯实职业健康防护基础、加强作业场所危害管控、提高防治技术支撑水平3方面提出了推进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的对策措施。
其中,我国将职业病危害防治纳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范围,推进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建立职业病危害防治名录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告知、日常监测、定期报告、防护保障和健康体检等制度措施。
根据《规划》,职业病危害治理的重点行业包括矿山、化工、金属冶炼、陶瓷生产、耐火材料、电子制造;重点作业包括采掘、粉碎、打磨、焊接、喷涂、刷胶、电镀;重点因素包括煤(岩)尘、石棉尘、矽尘、苯、正己烷、二氯乙烷。
专家表示,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规划》出台后,关键在于各方如何切实落实。只有认真落实,才能大力提升整体安全生产水平,有效防范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