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中小企业网

欢迎您访问赤峰中小企业网!

今天是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通知公告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通知公告

我市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发展势头良好

来源:赤峰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作者: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指导科 编辑: 发表日期:2014-04-29 浏览次数:3202

 ---关于我市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小微企业创业基地是由政府或社会投资兴建,为创业者或初创企业提供生产经营场所、配套公共设施和相关服务,具备孵化与培育企业功能的特定区域。培育和建设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动产业集聚,促进创业就业,实现创新升级的有效途径。总体上看,我市创业基地多数发展态势良好,发展模式各具特点,入驻企业不断增加,创业就业形成规模,企业运行状况不断改善,在地区发展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逐步提高,已经成为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和平台。


    一、 全市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发展的总体情况


    建设和培育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目的就是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小微企业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和发展环境,解决小微企业发展实力弱,社会服务能力不到位的问题。目前,全市有自治区级创业示范基地19个,其中,红山区4个、宁城县3个,林西县2个,其它旗县区各1个。这些基地总规划占地面积55.2万亩,总建筑面积402.24万㎡,其中,公共创业面积73.49万㎡,占总建筑面积的18.27%。这19家基地截止2013年底入驻企业500户,其中,小型微型企业472户,占94.4%。这些企业中创业孵化类企业 23户,占4.6 %,生产加工类企业390户,占78 %;科研设计类企业25 户,占5 %;其他类型企业62户,占12.4%。解决就业3.98万人,基地内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0亿元。总体上看有如下成效和特点 :一是有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发展区域和投资主体;二是有了一套基本的管理制度;三是基本公共服务初步到位;四是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特色; 五促进了当地的创业和就业。


    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的基本类型和运作特点


    总体上说,目前我市的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主要分三大类:


    (一)依托园区运营型创业基地。这类基地就是充分利用现有各类园区的技术、人才、土地、政策优势,在某个园区内规划出一定面积的地块,由政府或企业投资建设小企业创业基地。目前这类小企业创业基地发展的规模较大,效益较好。


    (二)由一独立法人实体运营型创业基地。就是在政府的引导下,按照当地的产业发展规划,由一具体的法人实体单独投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独立进行管理,并提供相关服务的基地。这种方式的特点是通过政府的引导,将社会力量吸引到创业基地的建设事业中来,是一种完全企业化运营模式。(三)政府出地,中小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运作,组建事业单位进行管理,建立创业基地,这样的基地对于园区的依赖不是很强,有独立的管理部门,从产业发展特点上还可以具体分为以下两类: 


    1.特色产业型创业基地。主要是发挥各地资源和产业优势,按照绿色经济和循环发展的要求形成的同质同类产业集聚。如:红山经济开发区机械装备制造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红山农畜产品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入驻的产业和企业即具有上述特点。


    2.现代服务业及新兴产业型小微企业创业基地。有代表性的是内蒙古赤峰市北方时代小微企业建筑设计创业孵化基地。


 

    3.商贸物流及信息服务型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如:内蒙古红山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中小企业创业基地。这个基地依托内蒙古红山物流园区建设, 2013年底,基地进驻各类企业65家,已累计完成投资53.6亿元。基地内企业实现销售额20亿元,税收6000万元,累计安置就业1300人。目前,基地内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物流配送、专业市场、汽车服务、网络信息服务业为主的商贸服务业产业板块,产业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创业基地的发展还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指导;二是领导力度和政策支持仍显不足;三是资金短缺;四是创业基地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五是人才不足;六是创业创新氛围有待提高。


    四、下一步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发展规划。首先是各地区根据本地区小微企业发展情况制定本区域内的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发展规划,明确基地的数量、规模、区域、发展重点和方向、投入方式、基础设施及服务体系建设配套等。其次是进一步完善现有地创业基地的发展规划,明确其发展定位、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目标、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配套,环境保护与安全设施等,使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实现科学、有序、健康发展。


    (二)进一步完善创业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入驻基地的小微企业能够顺利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多方筹措资金,完善水、电、路、汽、通讯网络、物流配送等,使基地的基础设施条件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


    (三)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创业基地的培育和壮大是未来县域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重点,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今后国家政策扶持的重点。各地区要在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的基础上,积极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加大支持力度,转变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方式,变支持单个企业为支持创业基地。同时,强化组织领导,健全体制机制,落实工作责任,优化创业创新环境,使创业基地的发展进入一个有序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四)进一步完善创业基地的服务体系。要按照“找得到、用得起、全覆盖”的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围绕政策法律指导、创业就业培训、科技信息、管理咨询、融资服务、市场开拓、专家服务等服务内容,加快搭建和完善创业基地的公共服务平台和信息网络平台,积极引进相关社会化服务机构,实现基地服务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要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范围,提高服务层次,对关键性的服务要有目的地强化,为企业提供综合型、全方位、立体式的创业孵化环境,以优质完善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促进创业基地健康发展。


    (五)进一步推动金融创新,缓解创业基地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融资难也是当前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创业基地的资金需求是两个方面:一是基地本身基础设施等硬件设施投入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是基地内小微企业生产运行的资金需求,对第一方面的资金需求可采取政府与市场结相合的方式,搭建融资平台,解决基础建设融资。对第二方面的资金需求要通过积极协调相关金融机构,主动进行银企对接,开发更多的金融产品,完善担保机构和政策,加大政府扶持,推动金融创新等方式解决。

 

(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指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