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中小企业网

欢迎您访问赤峰中小企业网!

今天是2025年05月08日 星期四

本地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动态

红山区两把金钥匙开启创业就业之门

来源:赤峰日报赤峰日报 作者:王洪颖 编辑: 发表日期:2016-07-15 浏览次数:1187

红山区是赤峰建设百万人口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主体。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如何解决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摆在了政府面前。如何缓解就业压力?红山区首先做加法,通过发展产业增加就业容量;同时做乘法,通过扶持创新创业来带动就业。2015年,全区新增城镇就业9100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气氛渐浓。

  提升传统产业 培育新兴产业 打造就业蓄水池


  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不仅拉长了产业链条,也扩张了产业规模。2012年,东黎羊绒发展有限公司借助老城区工业企业“退城进园”的契机,进行技术改造升级。项目投资10亿元,新征土地300亩,新建生产车间及研发楼等4.85万平方米,引进先进生产设备85台(套)。企业现在已经发展成为集羊绒收购、分梳、纺纱、染色、编织、成衣、设备研发到羊绒制品销售的全产业链条,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现已吸纳1000人就业。


  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的崛起,开辟了经济发展的新战场,也增加了就业容量。正是看中了红山区土地和劳动力价格的优势,拓佳电子信息集团董事长郭卫华来到这里创业。


  在赤峰拓佳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一期投资5亿元的液晶显示屏生产线已投入生产。在10000平方米高洁净度的无尘车间里,来自深圳的原料玻璃经过切割、贴片、压制驱动芯片等21道工序,加工成了手机、数码相机的显示屏。企业每天生产3万片,可实现60万元的产值。眼下,二期年产1000万台的手机整机生产线也即将开工建设,明年投产后可实现产值20亿元。项目一期实现新增就业2000人,二期投产后可新增就业3600人,三期投产后还能新增就业6000人。


  构建创业平台 孵化创新企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


  创业平台建设主体多元化,是红山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一个亮点。如今,多种模式建设的创业平台如雨后春笋般脱颖而出。由政府主导建设的蒙东云计算创业孵化基地,由企业建设的万达创业孵化基地,以众筹方式建设的众人合创孵化空间,由社会组织赤峰青年创业促进会建设的赤峰青年创业孵化基地,都已经成为创新创业者的摇篮。


  百岁达是蒙东云计算创业孵化基地孵化出来的企业。在云计算中心的帮助下,已建成百岁达草原绿色产品调度中心、现代物流总机服务系统和呼叫中心云平台。目前已安置就业302人,服务我市1300多户商家,去年交易额达到1.5亿元。


  作为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蒙东云计算创业孵化基地先后建了1.8万平方米的孵化器和14.4万平方米的孵化园,搭建了云计算软件研发与测试平台、区域性电子商务公共平台、蒙古文资源库和电信级数据中心。目前,已孵化出电子商务、文化创意、软件研发、动漫制作、服务外包等企业65家。


  万达创业孵化基地,是一个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创业平台和孵化器。基地总建筑面积21288平方米,规划容纳240户创业企业,带动1800人就业,有创业培训公司、财务公司、法律咨询公司、策划推广公司、市场调研公司等服务机构,为入驻创业者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基地推出了系列入驻优惠政策,创业者每间办公室第一年赠送3个月租金,第二年每间办公室减免租金3000元,第三年每间办公室减免租金2000元。现已成功孵化小微企业64户,带动720人就业。


  引导民间力量创建创业孵化基地是红山区的创新之举。众人合创孵化空间是由56名创业者以众筹方式发起成立的,现在通过路演众筹等形式,已成功为众咖餐饮、为爱科技、意思传媒等8个孵化项目融资360多万元。目前,众创空间入驻企业或项目17家,直接带动就业157人。赤峰青年创业促进会现有会员930家,它创建的赤峰青年创业孵化中心已成功孵化企业12家,赤峰纬冠商贸有限公司、彩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大元酒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已在当地小有名气。


  用好就业政策 打开就业市场 催生就业新动力


  先就业后缴费,这是赤峰博雅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招生的最大亮点。作为红山区的就业培训基地,学校与学员签订就业协议,保证学员就业后工资能在4000元到8000元,学员可以在挣到工资后分月缴纳学费。学校零学费入学、高薪资保证的政策,吸引了来自赤峰、承德、唐山等地的学员,每年培养人才达1000人。


  为了让求职者有一技之长,红山区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向社会提供就业培训。政府联合赤峰学院、赤峰第一职业中专、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赤峰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合作开展就业和创业培训。红山区还创办了创业苗圃、创业咖啡等多种形式的创业服务平台,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为创业者提供证照办理、法律咨询、帮助企业制定创业方案。

  线上和线下两个就业市场,为求职者打开了两条就业渠道。红山人才网的平台上有1000家会员企业,政府每年给网站5万元的会费,这些企业可以免费在平台上发布招聘消息,在求职人员和招聘单位之间架起了一座信息的桥梁。今年2月,红山区在万达广场举办招聘会,到会企业达200余家,提供岗位6000余个,入场求职2万余人,有5000人达成就业意向。


  为扶持小微企业发展,鼓励全民创新创业,红山区还加大了对创业的资金支持力度。经过创业培训后初创的小微企业,政府提供最高限额为10万元的两年贴息贷款。在红山区刚刚出台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政府拿出5000万元作为保证金,建立小微企业发展基金。这笔钱按照一定的倍数放大后,可以增加对小微企业的贷款规模,为草根创业者插上一对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