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中小企业网

欢迎您访问赤峰中小企业网!

今天是2025年05月11日 星期日

国内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动态

商务部:预计到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48万亿元

来源: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 作者:王洪颖 编辑: 发表日期:2016-11-16 浏览次数:957

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讯 近日,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10部门联合发布《国内贸易流通“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48万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加大。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十二五”期间,我国内贸流通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例如流通效率低、成本高问题依然存在;实体商业转型缓慢,电子商务尚需规范,线上线下互动发展有待进一步融合;管理体制机制仍不健全,法治化营商环境有待完善等。


  为此,《规划》要求,“十三五”期间,要以提升流通质量和效率为中心,以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支撑,实施流通升级战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内贸流通体制机制,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扩大流通对外开放合作,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推动从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


  《规划》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内贸流通发展目标。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内贸流通转型升级取得实质进展,全渠道经营成为主流,现代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大流通、大市场体系基本形成。流通新领域、新模式、新功能充分发展,社会化协作水平提高,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增强,流通先导功能充分发挥,供需实现有效对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更加凸显,现代流通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具体目标是,到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48万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加大;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增加值达到11.2万亿元,年均增长7.5%左右;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43.8万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网上零售额达到9.6万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


  针对“十三五”期间内贸流通发展,《规划》提出推进实体商业创新转型、提升流通供给水平、推动消费结构升级、提高流通信息化水平、加强流通标准化建设、促进流通集约化发展、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加强对外开放合作、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等9项工作任务。


  其中,为提升品质消费,《规划》提出,推动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发展中高端消费品,提升生活必需品品质。推动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生活服务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智能化产品消费,积极拓展智能消费领域。开拓高端生活服务市场,提高服务质量和精细化水平,满足注重体验、崇尚品味的高品质服务需求。实行积极进口政策,降低部分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试点,促进海外消费回流。


  围绕“十三五”时期我国内贸流通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规划》提出了7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加大财政金融支持、调整优化税费政策、优化土地要素支撑、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统计监测体系、落实规划推进机制等内容。


  商务部专家表示,《规划》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出台,对于完善内贸流通体制机制,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快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推动从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意义。